又是一場研習
從暑假到今
不應該說從十二國教始動開始
研習數量暴增
能使自己的專業有所成長的研習
當然很樂於參加
但如果只是政令宣導
真的很令人無言
今年這一場研習
就是十二年國教五堂課—有多補的補救教學
為了在上位者要求而辦的研習
只能唉唉唉
以下是簡短的記錄:
第一位講師是東石國中的蔣佳樺主任
今年參加受訓的種子教師之一
開場白所播的影片滿不錯的
是一部泰國的廣告
付出是人與人最美的互動
又提到王政忠老師的理念
可以慢一點了解,但不能算了
接著蔣老師就介紹了她受訓時的內容:
1.要先了解學生學習落後的困難和成因,接著再採取適合的補救教學策略
2.選擇適當難度的教材,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
3.及早開始,避免馬太效應與習得無助
4.補救教學的原則:方式要適性及多元
5.有效教學是根本
教學策略部分有些法子還滿值得一試的
像是
韻文的理解策略--翻譯單(字詞對應==>句子對應==>全文翻譯)
寫作策略--讀寫合一(五柳先生傳:模仿文章架構草擬自傳)
最後蔣老師以呂宗昕的正向霍桑效應的回報作結束
善用正向霍桑效應
建立學生應有的自信心
第二個上場分享的是國教輔導團的陳怡玲老師
在開場白的部分
就可以聽得出來
陳老師對於劉淑貞老師(種子老師受訓時的講師)的那一套很不以為然
她稱自己是黑牌的種子教師(去年參加受訓,但沒拿到證書,因為沒交作業)
她分享的是自己的教學CPR
- 1. 需要補救的學生觀察(不喜歡學習、、不喜歡參與、目空一切、神遊太虛、成績高低跟他無關、)
- 2. 老師面面觀(教得很累獲得很少、從真心到灰心、真心換絕情、喟嘆小孩不古)
- 3. 不能與不為(需補救的學生:狀況外、不為的居多、不能的很少)
- 4. 教學CPR(C=control力道 P=personal個人 R=return回歸),讓學習回歸學生本身
- 5. 補救教學要由有效教學做起
a、 教學若提升成效,又何需補救
b、 搭配合作學習操作
c、 課程設計以簡單為原則
d、 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思考
e、 讓課程回歸學生本身
f、 教室不再孤軍奮戰
g、 學生愈忙,老師愈輕鬆
- 6. 每一堂,都在CPR
a、 具有先備知識
b、 搭設閱讀鷹架
c、 分組合作學習,兩人為組(兩節為限)
d、 翻轉課堂觀念的運用
e、 讓學生討論學會討論,學會學習
f、 老師只是引導者
g、 結論:(白話文教學)
- i. 搭配閱讀策略
- ii. 讓學生自己瀏灠,找重點
- iii. 課程學習重點規劃
- iv. 老師的工作是文字以外的主題與問題
h、 結論(文言文教學)
- i. 透過小組長的帶領去解讀
- ii. 提問教學應用
- iii. 小組討論的初步理解
- iv. 引導中的重點提示
- v. 用學生的理解方法去理解
- vi. 感覺沒那麼難
第三位分享的陳姵岓老師也是受訓的種子教師
她分享的東西很多都跟蔣老師重複
因此戲稱自己是只要講五分鐘的那位講師
- 1. 有效補救教學的原則
a、 長期密集
b、 明示教學
c、 結構化教學
d、 教師教學節奏流暢讓學生學習時間最中化
e、 持續性評量
- 2. 教學策略
a、 摘要策略(王秀梗老師活化教學影片)
- i. 找句點
- ii. 畫重點:從題目找線索
- iii. 加連詞:找關係
- iv. 排通順
b、 畫線策略
c、 朗讀策略
- i. 朗讀的文章(空白無記號)
- ii. 一分鐘朗讀
- iii. 兩人一組交互計時記錄(朗讀記錄單)
d、 內容預測
e、 提問(標題預測-主要角色-主要事件-故事順序-人物特質-標題用意-另訂標題)
f、 看圖說故事
g、 克漏字練習
h、 昧字練習
i、 故事結構元素(六合法)
結論:
今天的研習
三位講師分享了不少的策略
但真的能夠在課堂上實踐的
其實有限
因為有教學進度的壓力啊
不過算是有收穫的一場研習啦
但是
如果可以針對部分實用的教學策略做深入的示範教導
我想收穫會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