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閱讀教師子計畫6的第二場研習
本日的講師是三興國小的黃文弘老師
他常在國語日報上有文章發表
因此主辦單位特地請他來分享科普文章閱讀
以塔羅牌測試來開場
因為讀圖片,也是一種閱讀
以下就是本場研習的備忘
1.科學教育的重要性:以輻射為例
2.由科普閱讀中學習像科學家般思考的的特徵
*保持心胸開放,但對於任何未經證實的主張存疑
*確保某項主張或想法是可定檢定的
3.如何導讀科普文章
*公視節目--流言追追追:改變視盲實驗(我們常常有看沒有到)
*科普文章的表現方式與故事不同:列舉,概括,比較,分類,次序,因果,問答.
*羅賓遜提出SQ3R法:概覽,發問,精讀,背誦,複習
4.科普閱讀可以很故事,很想像?由張文亮的科普文章連結到宮崎駿的卡通:天空之城
5.動手玩科普閱讀:指紋密碼
6.科普閱讀素材:國語日報專欄,少年牛頓,大人的科學,張文亮的書
7.只有玩,沒有深度:搭配心智圖的運用
三個小時的研習
其實還是頗有收穫
一方面是知道了不少科普閱讀的素材
也知道了公視的有趣節目--流言追追追
另一方面則是又複習了心智圖的使用
最有趣的應該就是動手玩科普了
講師讓我們實地操作

一開始只是印指紋

沒想到接下來要利用這張圖創作
完全沒有思緒
只好胡亂來了

講師展示的學生作品中
竟然有人將指紋創作成毛毛蟲在樹葉上爬
實在太有想像力了
最後講師介紹了張文亮的兩本書
感覺頗有趣
先放入口袋書單中
全站熱搜